为搭建校院宣传工作交流平台,2025年4月15日晚七点,材料与环境学院在主楼E408会议室举办校院视频交流会。校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学院学生会干部及广大干事参与本次交流会,围绕学院视频的创作与优化展开深入交流讨讨论。会议聚焦宣传片的全流程制作,从前期素材拍摄、后期剪辑制作,进行了系统性的点评与经验分享。
交流会上,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首先对材料与环境学院现有视频资料进行了细致点评。他们结合学校整体宣传策略,从三个维度提出专业建议:在前期素材拍摄环节,应注重挖掘学科特色与育人亮点,建议增加实验室前沿设备的沉浸式镜头、师生协作场景以及毕业生就业典型案例,通过具象化画面传递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后期剪辑过程中,需强化叙事逻辑,增加观众代入式体验,避免照片碎片化拼接。将材料学科特色融入情节设计,同时合理控制节奏,通过快慢镜头切换增强视觉张力;后期调色环节要统一风格基调,建议采用科技感与人文感兼具的暖灰色系,既凸显材料科学的严谨性,又传递学院温暖包容的育人氛围。
在交流环节中,学院宣传部学生干部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拍摄剪辑困惑进行了积极提问。“在使用相机云台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控制镜头走向以及如何增加云台稳定性?在拍照时如何应对环境光过于强烈导致拍摄主体暗淡?在拍摄视频时如何使画面整体协调美观?”“剪辑过程中怎样应对采访者口齿不清而导致声音混杂?画面有污点时如何通过剪辑软件进行美化?”等问题接连抛出。校党委宣传部技术骨干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且有成效的解决方法。
在对提问者的采访过程中刘宣麟深感之前拍摄知识的匮乏,通过答疑解惑对相机、云台以及拍摄工具的使用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拍摄过程中也将更加深入的使用拍摄工具提高拍摄质量。
武靖潮总结交流经验做出了如下理解在视频剪辑过程中,我们要站在观众的视角思考如何抓住他们的眼球。如果画面中出现暗处、污点等瑕疵,可运用达芬奇等调色软件进行处理。操作时,遵循 “粗剪→达芬奇调色→回批至剪辑软件精修” 的流程,能让视频画面质量更上一层楼。
如果视频里被采访者的声音不够清晰,就需要借助调声软件加以优化。同时,剪辑对电脑配置有一定要求,确保配置达标,才能更顺畅地制作出精美的视频。
制作时,务必耐心审视每一个素材,萃取其中精华。结合精心挑选的配音对视频进行精细剪辑,最后添加合适的转场效果,完成最终的精修工作 ,打造出高质量的视频作品。
最后,交流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交流双方均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宣传工作协同机制,以更富创意的表达方式讲好学科故事、传播学院声音,让材料与环境学院的育人成果通过镜头走向更多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