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云化服务机器人研发背景、智慧云脑研究内容及最新进展主题讲座
5月29日大任讲堂再开讲!本次大讲堂我校邀请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公共服务专业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委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周风余,山东大学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明,北京智融卓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刚,山西教授协会会长董川等领导、专家,在六层大会议室开展主题讲座,交流讨论云化服务机器人研发背景、智慧云脑的研究内容及最新进展。校长吴晓军、党委副书记刘继国等校领导共同聆听讲座。
周风余教授围绕云基智能机器人团队的概况、云服务机器人研发背景、智慧云脑的重点研究内容以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发展前景作了学术报告。他指出,为了有效应对机器人云服务平台所面临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构建“云-边-端”三层分布式智能架构,提高在线服务的时效性,并不断完善云平台指挥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确保云服务机器人在未来发展中能够持续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周风余教授持有的七十多项实用技术专利,大多数都已实现成果转化,为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报告中,周风余教授发自肺腑地勉励聆听报告的同学,思维的高度远比学识更加重要,要用创新的思维去开拓未知的领域,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校长吴晓军代表学校对周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讲座让我校师生对云化服务机器人的研发背景、战略需求,全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等前沿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拓宽了广大师生的知识视野,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并强调,此次讲座对于提升师生对机器人领域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学科建设要不断深化与前沿科技领域的结合,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校学术委员会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忠康教授强调,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构建课程结构体系必须契合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山西晋中理工学院的人才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与灵活机制,开展好广泛的合作、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全面的学生培养;同时,看到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在未来社会的广阔前景,积极学习各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不断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奠定坚实基础。
校领导与专家们在五层中会议室就机器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的建设问题、学校间的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董川教授强调,教师应持续关注并把握前沿科技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在科研过程中注重原始创新,勇于打破传统观念,推动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在跨学科合作与交流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拓宽科研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方面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科研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在学生实习方面,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持续深化与前沿科技领域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