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培养履行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职能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和司法职业品格、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及司法调解专业知识。具有司法矫正服务、司法调解的专业能力。具有人文、诚信、奉献和服务精神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素养和业务技能的适应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的司法社会工作者。
【主修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法学概论、社会工作理论、质性研究方法、社会保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青少年社会工作、文化人类学、矫治社会工作。
【专业特色】
1、学生综合能力强。
学科跨度大、涉及知识范围广,覆盖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事务性强、实践性突出。学生必须融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一体,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强化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学科融合,注重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考研升学率高。
本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氛围佳,考研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考研达线率30.4%,录取率17.4%,考研达线率全院最高。2016级、2017级的学生也相继录取。他们主要在西北大学、新疆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和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
3、政府重视专业发展
自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定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渐走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2015年至今,“社会工作”已经五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修正版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板块中,特地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发展。同时,3月12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现代社区培育”中提出要“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此外,规划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部分,明确提出要“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加强乡镇便民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而民政部2022年出台政策文件均提及“社会工作”。可见,社会工作专业依托国家和社会层面政策支持,与社会实际需求关系紧密,未来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021年3月,山西省太原市检察院和山西铸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制定的《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工作服务指引》发布实施,标志着山西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将逐步构建。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选择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民政、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社会福利、服务、公益团体等机构。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司法社会工作等。